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04]
这首曲子描写的是某种静态的景象,没用任何动词,其灵魂在于秋天的气氛和代指故乡的茅舍,与天涯沦落者之间的对比。
在众多的散曲作者里,突出的只有几位,比如张养浩(1270—1329)和贯云石(1286—1324)。贯云石的散曲题目之多,没有其他作者能及,他也是对元曲有过论述的仅有的几位元代作者之一,[205]如在给杨朝英所编的散曲总集《阳春白雪》写的序中,贯云石就有相关论述。[206]当时,他把曲称为词,显然是想把曲归在某种古老的传统里,即宋代的词的传统和古时帝王时代的乐府传统。
曲越来越被重视,这也体现在像周德清(1277—1365)所撰的《中原音韵》这样的作品中。不久,元曲本身成为诗学讨论的对象。例如在明代文学批评家王世贞的《曲藻》中,贯云石被归为最著名的元曲作者之一。后来,李调元(1734—1802)在他的《雨村曲话》里对此提出了批评。
明代的戏剧:年轻的学者和舞台上的历史
元杂剧虽然没有随着明朝的建立而被禁止,而是得以继续演出,在此期间,元杂剧甚至经历了某种程度的复兴,但在15世纪末,它还是完全消失了。明代和清代早期占统治地位的戏曲形式是由南戏演变而来的传奇。南戏,旧称戏文,很长时间都处在被完全遗忘的状态。直到20世纪,借助新发现的底本,南戏的特点才被人们认识。作为某种地区性的娱乐形式,它出现在公元12世纪的中国东南部,所以它也根据永嘉(今浙江省温州)这个地区来命名,被称为永嘉杂剧或温州杂剧。由于明代的传奇主要来自南戏,南戏一词有时会被用来指代所有南方的杂剧形式,后来也同时被用来指代明代的杂剧。但南戏概念本来指的是明代以前的南方杂剧,而这种南方杂剧已经是某种地方的民间词调和南方的里巷歌谣,与北方都市的诸种曲艺形式的混合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