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非常清楚,要想成大事,人是最宝贵的资源。因此他带着百姓一起出逃主要是出于战略考虑:试想战争打得是什么,是天下,但如果没有人,就算你有良田千万,战马无数,又有啥用呢?三国时期长年战乱,人口锐减,刘备深知人的重要,因此他将百姓带到自己的目的地,百姓就是刘备争霸天下的筹码。
民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刘备深知“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道理,因此他无论到哪一个地方当官,无论攻下哪一个城池,都无一例外地采取了与民休息、免征劳役的政策。刘备的成功,与他的体会民众疾苦有很大关系。
《三国演义》中对刘备的仁政描述可以说是随处可见:如刘备“仁慈宽厚,有长者风。”(第六十回),刘备相信“唯德可以服人”(第八十五回),一到安喜县,“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第二回)。刘备治理新野,“军民皆喜,政治一新。百姓称颂他: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第三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