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电影注定无法让文本和现实的互文隔离,从艾霞到阮玲玉本人其实是电影最好的注脚;左翼运动下朴素的现实主义表现;开场电车上的那组长镜头里人物关系可太妙了,张爱玲小说完美再现;今天很多人看完电影仍然说她委身于有妻子的富豪也比卖淫强,并由此推出韦明的脆弱与不平衡,由此可见时代的隔膜,新女性之新不是今天所谓的摩登时尚,而是女. 毫不犹豫地挥刀剁活鱼并且细丝般地展现之是第一个震惊到我的地方,决绝然不带有迟疑的举动. 将自己生活的物件与仪式还保留两个人的状态,反复而钓的鱼,招檐之下的鸟,意外闯入的孩童. 我承认我确实不能从代替伴侣孤独之外生产出更多有学术性的解读(积淀不够). 回光返照与化鸟而逝的行为能够有一种郁情而空灵的诗意作结,但是感觉还缺乏一点高明的巧妙与细节铺垫的呼应,感觉略微平淡. 伴侣逝去的孤独让老人不惜一切代价留下身边任何的陪伴但终究是徒劳. 人不得不去的时候还是最好不要溺醉在如漫天山雪般的孤寂里好. 反正我必然是没看懂里面可能存在的思辨性东西,但是就作为一个老人纪念来说,完成度还是可以的.